WTT美国大满贯,焦点还是在混双半决赛这里一层层推进,一直压到下午时段,林诗栋/蒯曼对阵中国香港老搭档黄镇廷/杜凯琹,名义上焦点之战,其实世界排名就在面前,两边彼此都清楚谁更被看好,谁只是给种子选手来制造点压力。场外观众席气氛变化其实容易捕捉,国乒球迷埋头拍照、喊加油声时常突然高起来,每次林诗栋大力拉冲,现场呼吸除了喊声,更多的是已经下意识的等着比分板亮下一个分数。
第一局国乒配合就是很紧凑,发球以及落点全是速度,几乎不给黄镇廷/杜凯琹任何喘息时间。正手对攻之后就是小球短挑,节奏一下子拖快了,香港组合调整想要咬分数,可线位死活被压着,5-11丢局,蒯曼拍子一挥,眼神盯得很准。整个板凳席,教练们其实也没太紧张,更多是手里小本本做做记录。
第二局国乒照旧先拿到分数优势,进攻都是那种打到点上的球,香港组合两人老搭档那套,碰见速度且落点精准的防守型进攻,效率明显下来。一旁数据板闪过林诗栋/蒯曼比赛错失分数统计,依然领先数据最少。比分7-11再丢一局,黄镇廷拍拍球台,和搭档互相点头,都明白节奏完全掌在国乒手上。
第三局开场林诗栋/蒯曼一下子又谁追都困难,香港组合主动提速,分数强追到6-6平局,现场情绪也是起伏最明显的时候,小幅度欢呼多了。到后半截,黄镇廷/杜凯琹一度逆风连追,局点10-9拿到,12-10防守反击拿下这一局,有赛事解说直接喊出那句最常见的话:“有看头了!”微博热搜国乒相关词流量正好卡到这球出来。
第四局上来林诗栋/蒯曼一个压制,落点加速度,两人眼神全是那种必须拉回来不能拖进决胜局的劲头,10-4赛点到手时已经有球迷庆祝,11-4封死比分,晋级决赛板上钉钉,场下蒯曼收拍的动作极快,林诗栋轻轻点头那种自信,整个过程国乒并没有展示太多情绪,胜利是习惯,也是底气。
技术统计板,国乒组合失误率全场明显低,对抗数据、前三板控制全部领先,发球落点成功率超过87%,横向对比世界巡回赛平均,属于顶级。黄镇廷/杜凯琹这一场其实表现并不算差,单靠老道经验和熟练配合,打出了一些高质量的转换球,还是没办法拉回来节奏。
上午早些时候林仲勋/申裕斌对阵中国台北林昀儒/郑怡静,前两局台北组合从发球到落点都比对面的更细腻,控分、节奏全在手里,8-11,7-11直接取得领先。韩国组合那边完全不按套路,第三局死磕正手,然后效果出来,11-9拿回一局。
关键转折就在第四局,林昀儒/郑怡静领先,10-8拿到赛点,赛场观众倒吸一口气,这个时候韩国组合几乎全靠顽强防守、连续搏杀把对手最后三个赛点全部抹平,14-12拖入决胜局,局间韩国队教练席的反应,跳起来鼓掌,互相击拳很洒脱。
决胜局两方开局几乎是硬刚,韩国组合明显气势起来,林昀儒/郑怡静注意力有分神,几个关键分没处理好,比分7-11,韩国组合笑得开心,台北组合出来见媒体,一直在说,很可惜,机会都抓住了,但最后还是被对方拼了出来。
这场胜负对比从数据能看得更明白,韩国组合一波拼杀反超,进攻成功率第三、四局加起来提升不少,失误数也压下来。台北组合最可惜就在最后两局把握机会能力还是少了一点,赛点没能成功兑现。
这样整个混双决赛就成了中韩对垒,社交平台很快热议,中国球迷微博话题“林诗栋蒯曼晋级”冲上前排,韩国网友在INS刷屏庆祝林仲勋/申裕斌又一次进大满贯决赛。你追我赶气氛拉到最高点。
林诗栋/蒯曼这对组合,持续世界第一,去年全球积分赛到现在,冠军率居高不下。蒯曼正手进攻比去年提速不少,林诗栋大赛经验原本让人担心,实际打出来的数据和场上表现,半点不慌,技术环节细节都已经足够成熟。而韩国这一对,配合时间短,冲劲很足,节奏变化比中国组合更大,变数不少。
交锋看点其实也在这儿,中韩各自的战术体系、组合结构不同,韩国组合连续救赛点的坚韧,和中式打法的绝对稳定,有人说,混双总容易出冷门。决赛还会有什么变化值得期待。
混双赛场一直少不了悬念和情绪,观众席热烈讨论,中韩之争关注度不用强调。在中韩持续竞争格局下,这场决赛一定会很热闹,输赢数据之外,球员的临场调整、关键分把握、情绪管理很大可能决定桂冠归属,这也让比赛多了一层不确定性。
你怎么看国乒组合夺冠机会?韩组合现在状态,看上去是否会有惊喜?中韩混双决赛,最后结果又会是哪边更占上风?
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文明、健康的社会风气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。
大圣配资-贵阳配资网-股票配资排名-配资正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