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长寿的根基是什么?中医早就给出了答案。
所谓“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”,先天肾气如同生命的火种,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能量;而后天脾土则是滋养生命的沃土,源源不断地为身体输送养分。
不夸张地说,脾肾功能皆正常,就是最好的“长寿药”!
但在我们现代人群体中,最大的问题就是“脾虚”。在临床中,十个人去看中医,九个人可能会拿到“脾虚”的诊断。
为什么中国人容易脾虚
思虑过重
中国人善于思考,从古代文人,到现代长期用脑的知识分子,很多都存在脾虚的情况,表现出身体虚弱、精力不足等症状。
根本原因就是过度用脑,心气消耗太过。
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,火生土,心在五行中属火,脾属土,心火能温煦脾土,帮助脾发挥正常功能。
一旦心气耗损,就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 。
太过安逸
展开剩余76%从生理特征来看,中国人肌肉力量普遍较弱,这与先天遗传因素相关。
而在中医理论里,脾主四肢肌肉,所以,合理地使用我们的肌肉,是健脾的最佳方式。
在过去,老一辈多以体力劳作为生,长期过度劳作,容易消耗脾气;但在现代社会中,人们体力活动大幅减少,长期久坐缺乏运动,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,同样会导致脾气虚弱,引发脾虚问题。
放肆饮食
脾胃的主要功能是运化饮食水谷,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我们很多人经历了从 “温饱不足” 到 “小康富足” 的跨越式发展,在饮食上,暴饮暴食、每餐过饱的饮食习惯屡见不鲜,更是加重脾胃负担。
脾虚的人,足三里会凹陷
足三里是我们常用的一个健脾要穴,它就位于我们双腿外膝眼下三寸,即四指宽度,胫骨外一横指的地方。
在这里摸到有凹陷,就可能预示脾虚。
如果还伴有腹胀腹痛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、腹泻便秘等症状,那您的脾虚就“八九不离十”了。
判断脾虚的方法记载在《黄帝内经·灵柩·经脉》中——“实则必见,虚则必下,视之不见,求之上下”。
意思就是说:身体上的许多实证和虚证,都会在穴位上出现凹或凸的变化。
推荐一个快速健脾的小动作
八段锦中记载的“调理脾胃需单举”这个动作,可以通过双手交替上托下按,拉伸胁肋部肌肉,能有效刺激足太阴脾经、足阳明胃经等多条经络。
使脾胃气机升降有序,气血生化有源,从而达到健脾和胃、促进运化的养生功效。
做法:
1.重心右移,向左迈开一步,两脚与肩同宽,两臂自然下垂,掌心向内。两手捧气上升,指尖相对,置于中脘穴。
2.右手转掌心向下,左手上托,至胸前指尖向右,至面部指尖向前,至头侧指尖向左,至头上方指尖向后,至臂伸直指尖向右,与此同时右手下按,逐渐转指尖向前,置于右大腿侧,停顿片刻。
3.左手自左上方缓缓划弧拢气下落,右手順势划弧转掌心向内,随后收回左足,两手向下划弧拢气,自然下垂,置于体侧,还原到预备式。
4.再出右脚,重复如上动作,如此左右交替6~9次。
来源:养生中国
发布于:北京市大圣配资-贵阳配资网-股票配资排名-配资正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